http://www.ngdsc.org.cn/newshow.aspx?mid=69&id=11951
寻找文光甫——厦门之行(二)
作者:钟华 单位: 农工党达州市委会
第五天,3月22日
7点20就离开酒店,乘地铁到高崎下车,出站不远就是长途汽车站,我的这班车大约10点10分才到车站,11点半才到了漳州市中心,汽车客运站。
这次真的谢谢女儿一路上订酒店,免去寻找的艰苦。
漳州很小,漳州师范大学就在离酒店三四站的地方,但是公交车不顺路,需要打出租车。
坐了半天车,赶快洗澡换衣服,如果能利用下午会见欧阳部长那就很好。
下午我准时到师大,欧阳部长也准时到,欧阳部长说他们已经联系好认识文光甫的一位施克诚老师,说好下午到他家。
我们走路到施克诚老师家。路不远,但是没有人带路背街背巷肯定不好找。
施老师1958年分配到厦门师范学院就认识文光甫,当时文光甫是中文系主任,也同时合并到二师。大约“四清”运动期间被迫离开学校。
欧阳部长还通知校史办,一会儿黄老师和一名年轻人也来到施老师家。
师大校史办的黄老师对校史研究有相当基础,对鼓浪屿师范旧址也有研究,现在文光甫的资料提供了线索,他说一定还要再去鼓浪屿一趟。而且他眼力好,居然在施老师拿出的几本相册里找到文光甫一张比较珍贵的照片,是1960年甲班毕业合影。看文光甫59岁的照片,年轻时一定非常英俊。可惜了。一生坎坷。
照片很旧,人头很小,我们都拍了照片。
有了照片,就有了形象,有了实感了。胜利!苍天不负有心人!
施老师还介绍了一位知道文光甫情况的周明清书记,84岁的施老师还陪我走路到周书记家,没有人。遗憾。但是我记下了地址:钟法路28号。施老师说他还比较多的知道文光甫。
我要在这里多住几天,然后到鼓浪屿。
明白了,文光甫到厦门师范,可能和鼓浪屿的风光有关,他半辈子都在不安定的环境里,太苦了。也许鼓浪屿的风光会抚慰他的心灵。
他的经历和形象就是一部电视剧。
21:15分文光甫的感情世界是怎样的?他曾经拥有爱情吗?他在四川没有结婚吗?他在内心深处为谁坚守?太多的疑问,太多的发挥空间。只是面对这样的前辈,不敢丝毫有损他的光辉。只能合理推演。
第六天,3月23日
今天起来很清醒,想起昨天还没有见到周明清老师,决定早点到他家去。八点到钟法路28号。还好,一敲门就开了。老人精神状态很好,我一说明来意老人就说知道了。于是马上把他知道的点点滴滴,以及印象等等都告诉了我。我录了视频。
周书记当年是从部队转业作为“调干”读了厦大历史系,分配到鼓浪屿厦门师院,同寝室的一位刘教授和文光甫很谈得来。所以虽然不在一个系,对文光甫还知道不少。
我很奇怪的问:“你们不在一个系,怎么你还比施老师知道的多?”
周书记说:“文光甫是四川人,一口四川官话,大多数的人听不懂。我是军人,在部队什么地方的口音都知道,听得懂。所以,我比施老师知道的多。”
哦!语言交流真的重要啊!感谢了周书记,告辞。
然后到师大统战部,欧阳部长转录了采访周书记的视频,还帮我买了一个2T的优盘,还叫办公室的年轻人给我转了手机上的资料。
已到中午,欧阳部长一定要请我到食堂吃饭,真是麻烦部长了。
欧阳部长说:谢谢四川农工,让我们知道我们学校还有这样一位革命前辈。我们会继续加强这方面的资料收集和挖掘。保持联系。
今天收获很大。明天回厦门。早点安排到鼓浪屿。
第七天,3月24日周六
昨晚基本没睡。复听采访真是太好听了!自己给自己讲故事!其乐无穷!
今天早上离开酒店回厦门,指路的人把我指到漳州火车站,酒店到火车站公交车五元票价,可是够远的。下了公交车要走七弯八拐才到火车售票处,也是几层楼,比乘长途客运还累死人。还好,一路都有年轻人帮忙指路、帮买票,终于提着行李箱走进候车室。
漳州到厦门动车半个小时,下了火车没有地铁链接,公交车一塌糊涂,等了将近一个小时,还是没有上车。的士都是一溜烟的跑,就是不停,搞不懂。好不容易上了一辆的士。谢天谢地。
第八天,3月25日周日
闽南师大校史会的黄老师真好,路上打电话我没有接到,又打电话,说派两个学生帮助我到鼓浪屿,他希望把这部分资料挖掘出来。他说,到鼓浪屿不简单,需要和当地的街道办事处联系,由他们事前通知师院旧址,否则不予接待。
黄老师说最好还是让统战部帮忙联系。这么多环节那明天就不能去了。
谢谢黄老师。
第九天,3月26日周一
上午到厦门市公安局户政科,查文光甫的户籍线索,还好,市公安局的资料显示文光甫注销户口地是鼓浪屿!女警官说具体的要到鼓浪屿派出所,并给了电话。太谢谢了。
坐船上了岸,一路走一路问,当地人很少,做生意的都是外地人。看路标,有点晕,好像走了冤枉路,但有一点正确就是向山上走方向是对的。
在路边还发现我党领导人卢嘉锡的故居!属于保护之列!我党和鼓浪屿这么有缘?
上午通过电话的那位女警官很快就查到文光甫的注销卡,并打印出来,加盖公章。
警官还告诉我说,文光甫的妻子吕秀莲迁出过鼓浪屿,还有两个孩子,后来迁回来就只有一个孩子了。孩子叫文自强,现在的住址是厦门市思明区观定里某某号。
文光甫有后代?我真是喜出望外!
谢谢,太谢谢!
在海边等船,海风可不是轻轻的吹,没有一丝温柔!白天合适的衣服现在就有点冷飕飕的,后悔没有带件披风。
快到6点了才上船,喉咙有点痛。
第十天,3月27日
今天一早起来就打的到观定里,结果的士跑了一圈,最后到派出所才问清楚,是观远里,莲花中学对面。户口注销卡的字迹有误。
找到文自强家,家里没人。邻居还好,是一位九十多岁的农工党老党员的儿子,到处给我找人问,找电话。
我没有办法等,还要到厦大去找施老师介绍的张教授。只好给文自强留下字条交给邻居,原路返回市里。
厦大张教授家里没有人接电话,我刚回到酒店,文光甫的儿子来了电话,约好下午三点半再去。
下午两点出发,因为上午去过一次,所以很顺利。到了文光甫儿子家,很朴实,一般家境。
文自强很有准备,有条不紊的按照我上午字条的要求讲述他的父亲。
他们没有血缘关系,但是言谈中却感情深厚。文光甫严格要求他习字使他终身受益,他非常感激。
他说,文光甫在四川还有一个亲生儿子,已经去世。我们推算年龄大约在1930年前出生。也就是岷江大学被武装查封之前。
从他的回忆中,文光甫确实是一个有信仰的人,而且为了恢复党籍一直申诉。他关照资助贫困学生。在文革中被造船厂的造反派抓去毒打去世。可惜了。
文自强说他的父亲最后的工作单位就是厦门市教育局。工资在教育局发放,那么档案就在教育局,可是,昨天教育局说没有。
我们准备到鼓浪屿去,刚才文自强来电话,已经请鼓浪屿的同事帮我办通行证,需要我的身份证号码。
文自强怀着对养父的尊敬,在家里供奉着文光甫的唯一一张照片,是从文光甫的工作证上取下来的。我和文自强夫妇到街上把文光甫的照片扫描,这也是最有收获的事。
想起文光甫,真是感慨万千!中国革命太曲折艰难,无数志士仁人为国家为民族奉献终身。文光甫也是其中之一。
第十一天,3月28日
文自强来电话,曾经准备调查他父亲的人也在鼓浪屿,明天去准备拜访他,希望我记得带上证件。
今天上午到教育局老干处。说还有一个老领导在世,他们问一下。
10:05分,到市委组织部研究室。黄博士接待我,还找了管档案的科长,对申诉材料有年代的筛选后只保存一部分。其余的他们分析“处理”的可能性很大。这一下没有办法了。他说我们现在也很重视党史。
心痛。没有冤屈他申诉什么嘛!申诉材料中该有多少党史线索,证明人,甚至被淹没的历史片段!
真是感慨,文光甫的经历太复杂太精彩,却没有档案。真是奇怪。
漳州闽南师范校史办的黄老师来电话,关于文光甫档案的事,他们决定清明之后去福州省档案馆查。谢谢黄老师。
第十二天,3月29日
今天真是太有收获的一天。
上午8:30分到了“轮渡公交场站”,等文老师。他准时到,然后乘船到鼓浪屿。在文老师带领下很快找到师院旧址,可是进不去,需要管委会同意。于是翻山到管委会,拿出介绍信,也很顺利的得到“贵宾证”,进入师院旧址现在的“观海楼”。
在文自强的引领下找到了中文系文光甫的办公室,教学楼。并拍了照片。
文光甫在师院的故居因拆除已不存在,但地理位置很好,目测离海边只有四百米左右。小走路就到“观海楼”。
当年,在海风习习中,文光甫和友人散步,也常流连在这片海滩,那一段时光的生活是安静舒缓的,也是文光甫一生中比较安静的生活。他的心结就是不断的申诉恢复党籍。
我们走累了,在路边喝水休息。认识文自强的熟人招呼他,听说是关于文光甫的事,都积极介绍知情的人。其中一位文光甫好友的儿子说:“文光甫学贯中西,和我父亲几乎天天见面,我父亲是国家图书馆的馆长,也就是岛上的中山图书馆。当年的文光甫在鼓浪屿上也是名人。老一辈文化人都知道他。”
这位馆长的儿子姓董,现在是鼓浪屿商会会长,他对文光甫的印象很好。他还介绍了一位原二师的体育老师,也是认识文光甫的人,现在是厦门大学体育系退休的教授,并告诉我们电话。我和文自强立即从鼓浪屿乘船赶回厦门,决定下午去拜会这位黄教授。
下午4:30分,我们到了厦大前埔南路黄教授的家。
黄教授很热情,我见面就作自我介绍,黄教授说:“知道、知道,他是农工党的。他说过。”
黄教授和文光甫共事时是师范学院的工会主席,常常和文光甫一起开会,对文光甫的了解比较清晰。
他说:“文光甫原来是福建教师进修学院的中文系主任,后调入厦门师范学院。他年纪大,有影响,是有名望的人。我们很尊重他。他教文艺理论课。”
黄教授说:“我对他的印象,这是一个不错的知识分子,是一个有骨气的知识分子。不随便和人接触。有学问,公事公办,也会提意见,爽直。他不断的申诉,他要求恢复党籍。但是,文革中把他当特务对待。”
黄教授说:“在厦门师范学院,我们还是邻居,他住8号楼后面,我住5号楼,中间有个井,在井里吊水。他平反的事,文自强的妈妈来找过我。我说,文光甫不可能是特务,当时教育局长蒋林还在。”
黄教授说:“他一般不和别人讲话。困难时期,大学有个‘神仙会’,每个周末晚上,什么话都可以说,吃一餐饭。他是高级别,每个月还有几斤肉。我们讲师才一斤肉。”
我说起漳州周明清回忆文光甫朗诵古诗词,黄教授说:“他朗诵古诗词我有印象。文光甫有才华。出口成章,他讲话实实在在。反正在师院,他一直提恢复党籍。他很负责的,开会必到,还讲笑话。我偶尔和他散步。”
我问:“他从法国留学回来,他身上有浪漫色彩吗?”
黄教授说:“他身上没有浪漫主义情怀,他是谨慎。没有留下什么照片,文革中处理掉了。他眼睛大大的,脸长长的。”
黄教授的回忆观察仔细,和文光甫相处不错,记得很多事,评价也很高。这对我们写文光甫的生平很有帮助。我们录了视频。
打扰很久了,黄教授80多岁了,我们告辞了。
然后又匆匆赶去厦大9号门,拜访黄教授介绍的张春吉教授,可是电话是空号。9号门的保安人员全是四川人,他们可是热心极了。派两个下班的同志帮我们找物管的同志查业主信息。很遗憾没有查到。
谢谢了,家乡人!
晚上,我们又回到文自强的家,找到文光甫用过的一本文学理论教材,也算是他的遗物,里面还有他写的字条。
按照文物有关法规,我写了借条作展览用。22:20回到酒店。
今天累得高兴。
女儿订票31日回成都。
第十三天,3月30日
一早赶往厦门大学,要离开了,应该给厦大统战部致谢。顺便参观厦大校史馆,可借鉴的地方很多。比如有陶铸转移路线图,那么我们就有罗任一转移路线图。拍了照片以作参考。
新的采访视频没有地方转发,只有回家后转发给欧阳部长。
回看昨天的视频,真有意思。
这些是原始资料,宝贵。也有我的情感:惊喜、感叹、惋惜!真的有意义。
第十四天,3月31日
昨晚凌晨两点才睡。今天7:05分下楼,总台联系好到机场的的士。8:30进入候机厅。坐在花丛中,写随笔。
9:41分,广播就开始通知延时的航班。
我想起文光甫,他为什么要抛妻别子到龙溪闹革命?他龙溪被捕释放后没有回四川而去了上海?他从息烽监狱释放后也没有回四川?辗转到了厦门?四川有什么让他伤心的事?从心理学和人之常情来分析,他一定有绕不开的情结。不仅仅是对孙侠夫和周澄波。
11:30分一再延机。已经通知三次了。
12:20分终于登机。
这次厦门之行,收获满满。视频、随笔。手机上满满的。
谢谢厦门大学统战部,集美大学统战部,闽南师范大学统战部的各位领导!
谢谢厦门市教育局老干处,厦门市档案局,厦门市公安局,鼓浪屿派出所,厦门市党史办,厦门市组织部各位热情接待的同志。
谢谢文光甫的儿子文自强及与文光甫共事过的各位老教授的珍贵回忆!
下一步,将到息烽。
http://www.ngdsc.org.cn/newshow.aspx?mid=69&id=11951